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正文

全面布局粮食行业发展(全面布局粮食行业发展规划)

2023-11-16 12455 0 评论 企业管理


  

本文目录

  

  1. 粮食烘干发展现状
  2. 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

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耕耙播收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有效的烘干处理对于粮食丰产丰收、提升生产效益、提高加工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机械化烘干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省烘干机保有量达1.38万台,烘干能力55.2万吨,居全国第2,次于江苏。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人员开展了粮食烘干机械化现状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安徽省粮食机械化烘干发展的主要特点

  

1.粮食烘干需求旺盛,烘干机数量快速增加。安徽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烘干机。2006年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且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收获期集中,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的需求愈加旺盛。2011年以后,烘干机保有量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加,2016、2017年年均增长量均超过3000台。正常天气条件下能基本解决晾晒不足的问题,但遇到连阴雨灾害天气时,烘干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2.烘干机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稻麦产区。发展机械化烘干的需求中,气候条件是当前最主要因素。在安徽省稻麦产区,收获时节阴雨天气概率大,粮食烘干装备的投资回收期短,推广应用的积极性比较高。从统计数据看,2018年全省烘干机保有量前五位分别是:六安市1889台,滁州市1599台,芜湖市1556台,蚌埠市1427台,合肥市1409台;保有量后五位是:淮北市34台,黄山市70台,宿州市166台,亳州市183台,阜阳市358台。安徽粮食机械化烘干呈现沿江、沿淮稻麦产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趋势。

  

3.购买群体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加工大户为主,批处理能力10-30吨的烘干机最受欢迎。从购买群体上看,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加工大户是购买烘干机的主体,购买目的是自用和社会化服务。据统计,2018年全省补贴批处理量10-2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545台,批处理量20-3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413台,批处理量30吨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366台,批处理量4-1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16台,批处理量100吨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28台。其中,批处理量10-30吨的烘干机占比超70%,最受安徽用户欢迎。实地调查发现,机械化烘干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一些流转土地量大及签订大订单的大户开始选择成组购买批处理量15-30吨的烘干机,经营万亩土地的需要烘干机组达10台以上。如霍邱县城西湖乡农民李厚林已购置44台,今年还预订了22台批处理量30吨的烘干机。

  

4.省内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全国市场大头。近年来,安徽省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全国近六成市场份额。目前全省共有57家烘干机生产企业,依据产量排名前4名分别为中联、正阳、金锡、辰宇,其产品覆盖全国产粮区且出口多国,其中辰宇出口量最大。六安市近年力推烘干机产业发展,全市拥有烘干机生产企业10家,2018年生产烘干机近4000台,占全省产量近1/2。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谷物烘干机质量调查情况的通报中,六安市辰宇、正阳两家公司生产的烘干机质量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名。农机购置补贴是近年来安徽机械化烘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据统计,2018年,全省共补贴各类粮食烘干机械1368台,38家省内企业申领补贴,补贴机具1176台,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总量的85.96%;使用补贴资金4634.29万元,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资金总额的82.29%。省内企业生产的烘干机是安徽省机械化烘干作业的绝对主力。

  

1.烘干设备用地难解决。粮食烘干设施占地较大,一组烘干机(按3台套),需要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虽然有关文件将烘干机械用地纳入了农业设施用地范畴,但是其转化手续繁杂,造成粮食烘干机械设施用地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部分不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仅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的农户,无法按照规定获批设施农业用地。用地难成为制约烘干机械化发展的第一难。

  

2.环保要求高增加烘干成本。由于燃煤使用成本低,过去烘干机使用热源大都以燃煤为主。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很多地区禁止使用燃煤,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一是以前购置的设备需要改造或购买新设备;二是按照环保转型后的机械制造、安装费用增加;三是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生物质价格高,使用天然气、电力还需要高额开户费。这些成本令烘干机使用者难以承受。

  

3.一次性投入高。粮食烘干经营一次性投入高,不仅要购买烘干设备,还要有相关附属设施。据测算,建设一座中型谷物烘干中心需投入200万元左右,包括购置烘干机械70万元(可获得比例不高于30%的财政补贴),建设烘干配套设施130万元(含土建设施、库棚、燃烧炉、卸粮升粮设施等)。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的购买力有限,投资建设烘干中心难度较大。

  

4.粮价下跌影响购买力。2017年以来,粮食价格下跌较大,部分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建设的粮食烘干中心出现大范围亏损。这一方面让其他准客户打消购买念头,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准备扩建的老客户也望而却步。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可能导致烘干机行业整体销量滑坡。

  

5.烘干机市场恶性竞争严重。由于烘干机利润较为可观,生产制造技术难度不大,进入门槛不高,导致生产企业一哄而上、相互抄袭仿造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机器使用寿命低、烘干不均匀等。同时,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特别是打价格战,在竞标政府项目时靠低价中标,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抵御自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需要由市场和政府两端发力,全面提高安徽粮食主产区烘干覆盖能力,以确保面对突发异常气候的应急烘干需要。建议加强政策创设和统筹规划,解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将烘干能力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战略储备作用,探索灾害天气下粮食机烘作业政府购买服务和应急补偿机制。建议根据粮食种植面积和农民需求,合理规划布局粮食烘干服务半径,倡导产地烘干,防止一哄而上。

  

2.保障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建设用地。建议国土部门落实对农业用地的相关政策,将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畴,加快审批进度。同时积极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充分利用废弃学校、乡镇企业、办公场所等用于烘干中心建设。

  

3.支持烘干机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安徽在烘干机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优化烘干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整合资源,建设区域性产业园区,打造烘干机械产业集群。对于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农业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4、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领域,将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地方人民政府可探索制订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创业服务。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

  

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实施符合当地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扶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而现在,规模化趋势非常明显。以肉鸡为例,2003年中国肉鸡养殖规模在100万只以上的占3.12%,到2010年为8.55%,目前已超过10%。规模化养殖也推动了饲料加工等产业链生意的火爆。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50万只以上的养殖规模,美国的占比大约为2/3,而中国刚刚过10%,中国大部分都是在几千只到几万只之间。

  

趋势二:专业化农业合作社将成潮流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有市场、有需求,势必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柳传志、马云、丁磊、李连杰等商业大佬正是看到了农业的巨大机会纷纷投资农业行业。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较弱,中国农业存在产业规模小、散、落后的弊病,行业内都是中小型企业,不仅经营模式落后,附加值也不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逐步的优化和调整,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和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农业专业合作社势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食品正逐渐走上高端消费者餐桌,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一般食品高出一大截,但因为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从而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受到在全球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发展迅猛,2012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已超过600亿美元。中国有机食品也有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近10年来,中国有机食品的年出口增长率均在30%以上;同时,国内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机食品消费群。所以,有机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农产品供需关系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质量和价格的要求,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高。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往往会在价格上做文章,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已由单纯的产品价格或质量的竞争,转化为知名度、美誉度等以品牌为主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趋势五:整合资源,布局全产业链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费用的挤压,让企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整合资源,布局全产业链。中粮依靠资源优势做全产业链,就是一个成功的范本。

  

志起未来服务的客户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做芝麻油的从芝麻种植到深加工产品,肉食行业从饲料开始到自建终端,电子商务自己做物流,都无不如此。所有企业都应该立足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尽量构建产业链,将市场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志起未来非常看好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产业。这个行业有着长足的发展。

  

趋势六:重视食品安全和品牌形象

  

回顾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信任极度脆弱,对于食品行业以及企业品牌的发展都极端不利。

  

有眼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严把产品质量关,在源头上预防问题,另一方面,也更重视食品安全的诉求,加大宣传力度,以此重建品牌形象,重拾消费者信心。

  

面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沉迷模式、偏信定位、妄求多元化发展等等浮华的营销手段都开始失效,农业龙头企业只有从产品发力,踏踏实实围绕一个战略核心,打造并成功运营自己的战略新品才有出路。

  

战略新品是所有的成功者共有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因,只有持续不断的战略新品的运营成功,才让所有行业领导型企业能够活得很好,才能领先市场,才能利润丰厚。

  

不断上涨的渠道费用,让企业不堪重负,渠道布局越来越谨慎。

  

相比网店、电商的火热和大家的蜂拥而上,一些线下渠道正在发生的改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旺旺,不以进KA渠道为重点选择,而是深耕下游渠道,着力布网,整合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所有的便利店、社区店、校园店等资源,绕过二批商环节,直接供货,不仅大大降低了渠道费用,而且取得的效果甚至更好。像旺旺这样的小而精的渠道模式在未来仍有巨大生命力。

  

这些年,企业的广告成本一直在不断增加,“限娱令”、“限广令”更让电视广告投入雪上加霜,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攀升。

  

新人群、时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费群,这个群体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为超级终端,手机、电脑是他们最频繁的接触信息、联网互动的手段。企业在新媒体上的运营会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

  

过去两年,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不少存活的企业产量也大幅削减,行业洗牌、企业整合在所难免。康师傅收购了百事可乐装瓶业务,雀巢收购了银鹭、徐福记,蒙牛不久前又收购了雅士利……未来,食品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只会更加频繁,农业领域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重点。

  

总体看来,传统营销手法的效果日渐削减,而新思维、新方法已经开始显现。如果广大农业企业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快速转型,必能熬过寒冬,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全面布局粮食行业发展(全面布局粮食行业发展规划)


复制成功